学校课堂建模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,我们组的夏老师执教了老舍《养花》一课,上课前,夏老师一直潜心钻研,我们也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研讨。
课堂教学中,夏老师通过抓住文中最后一个总结段辐射全文进行学习,即抓住中心词“喜和笑,忧和泪,须劳动又长见识”去找到相关语段,有所侧重地进行句段的读悟,即‘体会乐趣’在课堂中是重点部分。 夏老师教态自然,导入新课时的语言简洁清晰明了,生字词学习注重了字词的理解,如找文章中具体说明 “秉烛夜游”的句子等,词语的积累,能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。同时容易写错的字也着重强调,并现场书写了“秉”字。
课堂上,夏老师关注学生的自读自悟,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,从句子入手,谈感受,再从理解入手,感情朗读。老师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引导得很精炼,个别问题的指向性也很明晰。老师提及恰到养花好处的引导,好似学生画龙,老师点睛。
少一些内容的问答,多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情感的体会。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。无体会的朗读是读不出味道的。语文课要让学生有所得。夏老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,不仅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,还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,引导自己的情感,将自己放到文本中。
一节课下来,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们收获颇多。我们能感受到一位中年老师的勤勉,更能捕捉到夏老师的不断钻研和成长的足迹。


撰稿:蔡虹